一、幼龄茶园
(一)覆盖抗旱 夏季茶园在无雨或干旱季节,要及时覆盖抗旱,可在茶苗两旁30cm以内,盖草10cm厚,既保温又能抑制杂草生长,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。套种了印度豇豆、绿豆、花生等绿肥的茶园,要及时进行刈青及埋青。
(二)肥水管理 根据茶苗生长情况,可亩施5~10公斤尿素(要在雨天施用),以后每隔15~30天施一次,并逐渐增加施肥量,也可在夏季茶芽萌发前亩施10~15kg尿素。
二、成年茶园
(一)土壤耕作 结合施肥畦内进行浅耕除草,深度约10cm,茶园不提倡使用除草剂,新建园禁止园内使用除草剂。可在高温干旱来临前铺草抗旱,厚约10cm。低洼积水地块,应开设排水沟,防止茶园积水。
(二)施肥技术 早施催芽肥,夏茶催芽肥一般以速效性氮肥为主,促进茶树营养生长,新梢萌发整齐。主要使用速效性化学氮肥,氮、磷、钾之比为2:1:1,用量依树龄及茶树鲜叶产量而定,约占全年的30%。施肥方法可施在茶树树冠滴水线垂直下位置,沟施或穴施,沟深8~10cm,穴距30cm,施后覆土。
(三)夏茶叶面肥喷施技术 夏季气温高,常遇干旱,茶树根部受水分条件的限制,吸收能力弱,根部施肥效果差,进行叶面喷肥,可提高茶叶产量,增强新芽的持嫩性,有利于夏茶品质的提高。施用时间以1芽1-2叶展开时,隔5~7天喷施1次,连喷2~3次。在喷施时,正背两面都要喷施,还要防止下雨天肥料被淋洗(喷施24小时内下雨需补喷)。
三、及时修剪
(一)定型修剪。对幼年茶树、台刈改造养蓬的茶树,进行定型修剪,以塑造树冠。
(二)轻修剪。剪去树冠蓬面的“鸡爪枝”和高于树冠采摘面的徒长枝,促进茶树发芽整齐。
(三)深修剪。对茶树新梢育芽能力减弱,生长乏力,单用轻修剪已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茶树,剪去树冠表面绿叶层10~15cm枝梢,使茶树重新抽发新枝,提高育芽能力,延长茶树有效经济年限。
四、科学除草
(一)及时清除茶园恶性杂草。不宜使用草甘膦等除草剂,对蕨草、芦苇、丝毛草等恶性杂草、生长在茶丛中或畦面上的要及时耕除。
(二)科学留养畦面、梯壁、路边、沟边的地稔等匍匐性利于保持水土、利于保护天敌的益草,地稔等匍匐性草种是茶园内天然的活体覆盖物。
(三)适时割青。茶园生草是天然的优质绿肥和防旱覆盖物,在生长旺盛期、开花和结实前进行割青,就地覆盖茶园。
五、病虫防治
(一)茶小绿叶蝉:在茶小绿叶蝉高峰始期,可喷10%虫螨腈20毫升/亩,虫龄较高或虫口密度较大时每亩用30毫升,加水45升喷雾,间隔10天左右。或22%噻虫嗪·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500倍液;在湿度高的地区或季节,提倡喷洒每毫升含800万孢子的白僵菌稀释液,亩用药液量45kg。10%溴虫腈悬浮剂、22%噻虫嗪·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安全间隔期7天,白僵菌安全间隔期3-5天。
(二)茶尺蠖:在茶尺蠖3龄前幼虫期,可用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(使用浓度5×106PIB/ml),或苏云金杆菌(Bt)制剂300-500倍液,或虫螨.丁醚尿防治,亩用药液量40 L,或虫螨蜻1000-1500倍液,亩用药液量50L。对发虫中心明显、虫量不大的茶园宜采取挑治,茶尺蠖病毒安全间隔期3天,另三种农药安全间隔期7-10天。
另:根据田间调查 预计此代茶尺蠖孵化盛期在6月18日,防治适期在6月21日左右,请对照各自茶园虫口发生密度,参照检查,做好防治,杜绝出现大面积虫灾发生现象,避免因虫害而造成的减产减收。
(三)黑刺粉虱:适时修剪、疏枝、中耕除草,增强树势,增进通风透光,抑制虫口数量增加;成虫期可用黄板诱杀,每亩挂板20-25张;也可喷10%溴虫腈悬浮剂1500-1800倍液。防治成虫以低容量蓬面扫喷为宜,幼虫期提倡侧位喷药,亩用药液量40kg。
注:生物农药要求在晴天午后三时防治效果较好。